圖片來自于王者榮耀官網
鈦媒體注:本文來自于公眾號互聯網與娛樂怪盜團( TMTphantom),作者為怪盜團團長裴培,本文僅代表怪盜團團長的個人意見,不代表供職機構的觀點,不構成正式的投資建議。鈦媒體經授權發布。
如果一個互聯網投資者從2017年3月開始睡大覺,一直睡到2019年3月醒來,然后看一看關于騰訊的新聞和研究報告,他會驚奇地發現:過去兩年好像什么都沒有變,一切又回到了原點!
2017年3月,市場傳聞“春節期間《王者榮耀》流水出現爆發式增長”,研究機構紛紛上調預期,也有部分投資者擔憂它的持續性。
2019年3月,市場傳聞“春節期間《王者榮耀》流水出現爆發式增長”,研究機構紛紛上調預期,也有部分投資者擔憂它的持續性。
當然,今年還是有一點新東西的:大家在討論《刺激戰場》能否拿到版號從而變現,不過現在看來,還是遙遙無期。絕大部分的討論還是集中在《王者榮耀》身上。
我就坦白說吧:迄今絕大部分關于《王者榮耀》的市場傳聞是毫無意義的;可能只有5%的傳聞含有一些真實信息,而且也淹沒在巨大的錯誤信息里。
讓我們看看,市場可以通過哪些渠道獲得與《王者榮耀》流水相關的信息?
1.騰訊公開信息。
很遺憾,此路不通:騰訊從來沒有公布過《王者榮耀》或任何一款熱門游戲在國內的流水。投資者關系、公關、高管層……誰都沒有公開說過。外面的人可以喊20億流水,也可以喊40億流水,反正騰訊是不會證實或證偽的。
2.騰訊內部信息。
據說,街上每個人都有在騰訊的“好朋友”,能向他們提供《王者榮耀》流水信息。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對我說,他曾就職于騰訊“游戲數據事業部”(該部門并不存在),能夠看到所有流水。
事實上,所有熱門游戲流水均屬于高度敏感信息,騰訊內部也只有少數人有數據權限,至于他們會不會冒著被開除的風險告訴你……你說呢?
3.App Annie等第三方。
這是最不準確的信息源,卻恰恰是市場最依賴的。App Annie既不能獲得騰訊的內部數據,也無法監測App Store的交易數據;它對任何一款應用流水的估算,都是基于暢銷榜排名得出的。遺憾的是,《王者榮耀》在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暢銷榜第1,算法毫無意義。此外,App Annie無法估算國內安卓平臺的流水,這是致命傷。
App Annie數據有時準確,但對《王者榮耀》不是
4.競爭對手及渠道傳聞。
在游戲行業,沒有人不盯著《王者榮耀》,大批游戲開發商、發行商和渠道都在不停地打探它的流水走勢。如果《王者榮耀》的流水真的大跌或大漲,這種事情是瞞不過整個行業的,總會有人傳出來。
事實上,這次的傳聞也正是來自行業內——早在大年初一,關于“《王者榮耀》流水爆炸”的說法就開始在游戲行業的許多微信群流傳。
5.根據用戶數量和活動力度估算。
要搞清一個游戲的MAU/DAU,比搞清流水要容易的多。QM、TD等第三方數據商對用戶數的估算,即便不全準,也八九不離十。《王者榮耀》每個月推出的新英雄、新皮膚、新玩法都是公開的,從網絡社區也可以看到玩家的反饋熱度。流水=用戶數*付費率*ARPU,后兩者是由活動頻率和力度決定的。所以,你差不多可以估計出流水的同比、環比變化趨勢,但只是定性的。
本次關于“《王者榮耀》流水爆炸”的市場傳聞,從定性角度看,顯然是真的。
首先,春節期間《王者榮耀》用戶有一些回流(以前主要是被《刺激戰場》吸走了)。
其次,戰令系統(Battle Pass)是一個新的付費深坑,這也是《堡壘之夜》發揚光大的成熟商業模式。
第三,《王者榮耀》在寒假期間推出新皮膚和限定皮膚返場的力度都是歷史最高水平。由此看來,《王者榮耀》在2019年2月的流水很可能創立了歷史新高。
至于具體有多高……我也很想知道。
《王者榮耀》新推出的戰令系統無疑是成功的
問題在于,市場傳聞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:2018年6月,有人信誓旦旦地說,《王者榮耀》的月流水已經降至15億,相比歷史最高點的跌幅超過60%;2019年3月,又有人信誓旦旦地說,《王者榮耀》的月流水已經升至80億,將歷史最高紀錄翻了一倍。
前一個說法當然是假的,后一個說法多半也是假的。其實,就算真的在一個月內有玩家充值80億,騰訊大概也會將其中的大部分算作“遞延收入”吧。
我相信常識。我在游戲行業有不少朋友,他們很少告訴我具體的流水,但是會給我大量有用的常識性信息。記得2017年底,我曾經跟一位騰訊的朋友聊過《王者榮耀》。我問他:“這個游戲能在暢銷榜第一停留多久?”他簡潔地回答:“只要我們不做傻事,能停留很久很久,比你們想象的都久。”
我繼續問:“為什么呢?”他回答:“你看得到,我們的用戶基數非常龐大,而且穩定;我們做活動很克制,不會激進變現;我們還有很多付費深坑沒有開。在IP運營上,我們做的很深,包括電競賽事、衍生品圈產業鏈。
當然,吃雞這種大DAU游戲會對《王者榮耀》有沖擊,但是考慮到《王者榮耀》精細化運營的能力,這種沖擊不會是致命的。如果流水確實有下降,或者公司需要業績,只需要多做活動、推出付費新坑,就可以彌補了。”
話雖如此,到了2018年三季度,《王者榮耀》還是面臨了一些危機:《刺激戰場》沖的太猛了,MAU峰值超過9000萬,卻又無法變現,從而在騰訊內部制造了“流量黑洞”。
其他游戲廠家也苦不堪言:幾千萬人在《刺激戰場》里不付錢也玩的很爽,所有游戲的用戶都被吸走一大塊。與其說抖音等短視頻App的崛起影響了手游行業,倒不如說《刺激戰場》從內部吸收了手游行業的增量。
不過,就算在《刺激戰場》的巔峰期,《王者榮耀》仍然掌握著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:它是MOBA游戲,這個品類不可能被“吃雞”完全替代;它的競技公平性更強,賽事活動更完善;它還有許多未開發的付費坑(例如后來推出的戰令系統);它可以推出新玩法(例如“吃雞”模式和PVE模式。
最重要的是,當騰訊意識到《刺激戰場》取得版號遙遙無期之后,就不再主動對它導流了。公司內部的資源仍然向《王者榮耀》傾斜,它的核心玩家仍然沒有離開游戲,活動的刺激效果未見顯著降低。理論上講,只要騰訊想讓它的流水爆發,它就可以爆發。
根據我的理解和猜測,《王者榮耀》歷史上的流水可能從未跌破20億;如果跌破過,那最可能出現在兩個時間點——2017年9月和2018年9-10月。這兩個時間點都夾在暑假和國慶長假之間,學生剛開學,游戲團隊也沒推出什么新內容。
在后一個時間段,《王者榮耀》還面臨《刺激戰場》的巨大吸量作用,可能更艱難一點。但是,一旦來到長假、跨年、寒假、暑假等重要時間節點,《王者榮耀》就會立即復活,月化流水(不是月流水)回復到30億以上。App Annie嚴重低估了《王者榮耀》的流水,所以很多投資者誤以為早在2018年5月,它的流水就跌破15億了。
雖然我無法確定《王者榮耀》在2019年2月的具體流水,但是可以清晰地畫出“《王者榮耀》流水爆炸”這個消息的市場傳播途徑:
2月5日(大年初一)凌晨,游戲圈開始熱傳《王者榮耀》流水表現極佳的消息。最初的消息可能來自騰訊內部,也可能來自競爭對手或渠道的跟蹤。很快,圈內人開始互相求證,基本確認是事實。
2月中旬,游戲業內人士開始認真審視《王者榮耀》的假期整體表現:從DAU、新皮膚數量和折扣力度看,游戲流水很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長,這一點大家都認可。
2月下旬,關于“《王者榮耀》流水爆炸”的消息開始在資本市場流傳。然而,App Annie的數據沒有什么變動,騰訊自己也沒有承認或證偽。在投資者的半信半疑之中,騰訊股價橫盤。
3月初,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,《王者榮耀》流水確實有巨大增長。就連騰訊的競爭對手也對此表示欽羨。直到此時,App Annie的數據仍然未顯示任何變動……市場終于還是接受了事實,騰訊股價連續上漲,觸及2018年7月以來的最高點。
不知不覺,騰訊股價從最低點反彈已達40%
說實話,這一切都有跡象可循,不需要什么“內部消息”就能推個八九不離十。如果你玩《王者榮耀》,就會注意到它的活動力度大增、新皮膚層出不窮、戰令系統吸引了不少新付費。如果你有幾個游戲行業的朋友,他們很可能告訴你關于《王者榮耀》流水爆炸的傳聞。
如果你經常觀察App Annie的數據,就會發現它對《王者榮耀》這種頭部游戲的預測精度很差。如果你經常拜訪一些游戲社區,例如貼吧、興趣部落、微信游戲圈等,就會意識到玩家的付費熱情確實在上升。即便你完全沒有“騰訊內部朋友”,你仍然可以得出合理的結論。
問題在于:那又怎么樣呢?《王者榮耀》的流水真的這么重要嗎?它真能對投資者產生巨大的指導作用嗎?
要知道,騰訊的股價在過去兩年坐了幾次過山車:2017年全年股價幾乎都在大漲,《王者榮耀》是驅動因素之一,但是其他游戲、廣告和支付業務增長也很快;2018年股價大跌,主要原因是《刺激戰場》難以變現、廣告收入增速不及預期、支付備付金上繳,以及估值過高;2018年11月以來股價再次大漲,其中也只有最后一小段與《王者榮耀》有關。
在騰訊巨大的手游業務中,《王者榮耀》的收入貢獻很可能只有30-35%,在樂觀預期下也只有40%;騰訊還有龐大的端游業務、廣告業務、社交網絡增值服務業務(不含游戲)、其他業務(主要是支付和云計算)。
當然,《王者榮耀》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利潤驅動因素,但是它無法單獨驅動3萬億市值公司的股價。投資者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長期和中期;在短期,也應該重視經濟走勢、監管趨勢、游戲新產品、支付新場景、小程序變現等話題,而不是揪住《王者榮耀》這一個問題不放。
我與所有人一樣,很想知道《王者榮耀》上個月、這個月乃至下個月的真實流水是多少。不僅如此,我還想知道很多運營細節,包括新進玩家、付費滲透率、ARPPU、新增次留、新增三留、新增七留、日均用戶時常、全渠道下載量等。
我還想知道《王者榮耀》產品和運營團隊的活動計劃和思路——這些信息不但對騰訊很重要,對整個游戲市場也很重要。但是,如果我無法準確地知道這些信息,或者只能得到一些間接信息,那我也不會很失望。
因為無論對騰訊,還是對整個互聯網行業,還有太多太多重要的信息需要學習。有時候我們需要仰望星空,有時候需要腳踏實地;究竟何時應該做什么事情,則有賴于我們每個人的智慧。
更多精彩內容,關注鈦媒體微信號(ID:taimeiti),或者下載鈦媒體App